顙的意思解释,顙拼音怎么读
国语词典
- 顙 sǎng ㄙㄤˇ
〈名〉
- 额头、前额。
- 《孟子·滕文公上》:「其颡有泚,睨而不视。」
-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类尧。」
- 泛指头。
- 唐·杜甫〈义鹘〉诗:「修鳞脱远枝,巨颡拆老拳。」
-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一○上·滇游日记十三》:「自颡及趾,靡有所遗。」
- 喉咙、嗓子。
- 元·庞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动不动搯人的颡子。」
〈动〉
- 叩头。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丧人不佞,失守鲁国之社稷,执事以羞,再拜颡。」
康熙字典
【唐韻】蘇朗切,桑上聲。【玉篇】額也。【易·說卦】震其於馬也爲的顙。【又】巽其於人也爲廣顙。【儀禮·士喪禮】主人哭拜稽顙。【註】頭觸地無容。【揚子·方言】𩔣、頟、顏,顙也。
又【集韻】【韻會】𠀤蘇郞切,音桑。義同。【易林】𤣥鬣黑顙,東歸高鄕。【魏文帝·東巡觀兵詩】古公宅岐邑,實始翦殷商。孟獻營虎牢,鄭人懼稽顙。
外语翻译
- 英语:the forehead; to kowtow
- 德语:Stirn (S)
- 法语:front
说文解字
頟也。从頁桑聲。蘇朗切
(顙)頟也。方言。中夏謂之頟。東齊謂之顙。九拜中之頓首必重用其顙。故凡言稽顙者、皆謂頓首。非稽首也。公羊傳曰再拜顙者、卽拜而後稽顙也。何曰。顙者猶今叩頭。按叩頭者、經之頓首也。从𩑋。桑聲。稣朗切。十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sɑŋ˨˩˦
- 唐代读音: sɑ̌ng
- 日语读音: HITAI
- 韩语罗马: SANG
- 现代韩语: 상
- 客家话: [海陆腔] song3 [梅县腔] song3 [宝安腔] song1 [客英字典] song3 [客语拼音字汇] song1 [台湾四县腔] song3
- 粤语: song2
- 近代音: 心母 江陽韻 上聲 顙小空;
- 中古音: 心母 蕩韻 上聲 顙小韻 蘇朗切 一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唐部 ;王力系统:心母 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