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的意思解释,靜拼音怎么读
国语词典
- 靜 jìng ㄐㄧㄥˋ
〈动〉
- 止、安定。与「动」相对。
- 如:「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 《墨子·非攻》:「卿制大极,而神明不违,天下乃静。」
- 《淮南子·本经》:「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
〈形〉
- 安定不动的。
- 如:「风平浪静」。
- 缄默无声。
- 如:「安静」、「宁静」、「更深夜静」。
- 明·陆采《怀香记·第二出》:「牛羊已下山径静,鸟鹊争归林木扰。」
- 贞烈。
-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唐·方干〈书桃花坞周处土壁〉诗:「自学古贤修静节,唯应野鹤识高情。」
- 恬淡、平和。
- 唐·崔融〈报三原李少府书〉:「撤函敷纸,恬神静讽。」
- 唐·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副〉
- 安谧。
- 《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检敕宗族,阖门静居。」
康熙字典
〔古文〕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郢切,音穽。【說文】審也。从靑,爭聲。【註】徐鍇曰:丹靑明審也。
又【增韻】動之對也。【易·坤卦】至靜而德方。
又【書·堯典】靜言庸違。【傳】靜,謀也。
又【詩·邶風】靜言思之。【傳】靜,安也。
又【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又【詩·邶風】靜女其姝。【傳】靜,貞靜也。
又【廣韻】息也。【禮·月令】百官靜事毋𠛬。
又【韻會】澄也。
又【廣韻】和也。
又【韻會】通作靖。亦通作靚。亦通作竫。
又【韻會】【正韻】𠀤疾正切,音淨。義同。【前漢·揚雄傳】京師爲之語曰:維寂寞自投閣,爰淸靜作符命。
又【詩·大雅】籩豆靜嘉。【箋】潔淸而美。【釋文】淸,如字,又才性反。淸靜皆可讀去聲。◎按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靜字皆無去聲。韻會始收入敬韻,正韻因之。考大雅、釋文,及揚雄傳京師語,靜字本可讀去聲,但韻會引解嘲爰淸爰靜句,云,顏註合韻,音才性切,則謬甚。解嘲云,爰淸爰靜,游神之庭。卽音才性切,如何與庭叶,是必因爰淸靜句而誤記也。正韻仍其失,今特辨之。
又叶千廷切,音淸。【六韜】秋道斂,萬物盈。冬道藏,萬物靜。
外语翻译
- 英语:quiet, still, motionless; gentle
- 德语:still, ruhig (Adj)
- 法语:calme,silencieux,serein,immobile
说文解字
審也。从青爭聲。疾郢切〖注〗徐鍇曰:“丹青,明審也。”文二 重一
(靜)宷也。上林賦靚糚。張揖注曰。謂粉白黛黑也。按靚者、靜字之假借。采色詳宷得其宐謂之靜。考工記言畫繢之事是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則雖絢爛之極。而無淟涊不鮮。是曰靜。人心宷度得宐。一言一事必求理義之必然。則雖緐勞之極而無紛亂。亦曰靜。引伸假借之義也。安靜本字當从立部之竫。从靑。爭聲。疾郢切。十一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ɕiŋ˥˧
- 唐代读音: *dzhiɛ̌ng
- 日语读音: SHIZUKA
- 韩语罗马: CENG
- 现代韩语: 정
- 客家话: [海陆腔] cin6 [宝安腔] cin3 [沙头角腔] cin3 [客语拼音字汇] qin4 [陆丰腔] cin6 [客英字典] cin5 [梅县腔] cin5 [东莞腔] cin3 [台湾四县腔] cin5
- 粤语: zing6
- 近代音: 精母 庚青韻 去聲 凈小空;
- 中古音: 從母 靜韻 上聲 靜小韻 疾郢切 三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青部 ;王力系统:從母 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