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牒的意思解释,玉牒拼音读音
玉牒 玉牒,中国历代皇族族谱称为玉牒,唐代已有,宋代每十年一修,沿及明清。清代玉牒分满、汉两种文本,自顺治十三年(1656年)题准,每十年编续一次,在清代共编26次,民国后到1921年又修两次。分帝系,支系等。清代玉牒现存1070册,是中国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家谱。
玉牒的拼音读音
拼音读音:yù dié
词语注音:ㄩˋ ㄉㄧㄝ ˊ
反义词:
,
玉牒的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宋代,每十年一修。神仙名籍。泛指典册、史籍。指佛道之书。辞典解释
玉牒yù diéㄩˋ ㄉㄧㄝˊ古代帝王举行封禅礼时用来告祭上天的文字。
《史记.卷一二.孝武本纪》:「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泰一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封禅》:「固知玉牒金镂,专在帝皇也。」
皇族的谱系。
《儒林外史.第八回》:「听见左右的人说,宁王在玉牒中是第八个王子。」
泛称国史、典册。
《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华名于玉牒,没则勒洪伐于金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