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部伎的意思解释,立部伎拼音读音
立部伎 立部伎是中国古代舞蹈,属于唐代宫廷乐舞之一。“殿庭宴用立奏”(《新唐书?礼乐志》)。在堂下(庭院、广场)表演。演出规模大,场面宏伟豪华。舞者多至180人,少则64人。其内容,除《太平乐》外,其余各部都是歌颂皇帝的武功与文德的。舞蹈继承、吸收了前代传统和民间形式。其中一些乐舞,如《破阵乐》等影响深远,流传中外,东传日本,名扬印度,《太平乐》采用的《狮子舞》,《圣寿乐》采用的《字舞》至今流传民间。晚唐,《立部伎》表演“百戏”杂技等。白居易《立部伎》诗:“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弄七丸,巨索,掉长竿。”表演《立部伎》节目的艺人技术水平不如《坐部伎》高。习《坐部伎》不成,改习《立部伎》,习《立部伎》又不成,则改习“雅乐”(白居易《立部伎》诗、《新唐书·礼乐志》)。依据《通典》、《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唐会要》、《乐府杂录》等有关记载,将《立部伎》各乐部的乐舞制度等。
立部伎的拼音读音
立部伎的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唐代宫廷燕乐之一。与坐部伎相对。
网络解释
立部伎
立部伎是中国古代舞蹈,属于唐代宫廷乐舞之一。“殿庭宴用立奏”(《新唐书?礼乐志》)。在堂下(庭院、广场)表演。演出规模大,场面宏伟豪华。舞者多至180人,少则64人。其内容,除《太平乐》外,其余各部都是歌颂皇帝的武功与文德的。舞蹈继承、吸收了前代传统和民间形式。其中一些乐舞,如《破阵乐》等影响深远,流传中外,东传日本,名扬印度,《太平乐》采用的《狮子舞》,《圣寿乐》采用的《字舞》至今流传民间。晚唐,《立部伎》表演“百戏”杂技等。白居易《立部伎》诗:“立部伎,鼓笛喧,舞双剑,弄七丸,巨索,掉长竿。”表演《立部伎》节目的艺人技术水平不如《坐部伎》高。习《坐部伎》不成,改习《立部伎》,习《立部伎》又不成,则改习“雅乐”(白居易《立部伎》诗、《新唐书·礼乐志》)。依据《通典》、《旧唐书?音乐志》、《新唐书?礼乐志》、《唐会要》、《乐府杂录》等有关记载,将《立部伎》各乐部的乐舞制度等。
“立部伎”的单字解释
- 拼音jì
- 部首亻
- 总笔画6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4F0E,五笔:WFCY,仓颉:OJE,郑码:NEXS,四角:24247
伎jìㄐㄧˋ 技巧,才能:~痒(人擅长某种技艺,一遇机会,急欲表现...
- 拼音lì
- 部首立
- 总笔画5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7ACB,五笔:UUUU,仓颉:YT,郑码:SU,四角:00108
立lìㄌㄧˋ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a.站得往脚;b...
- 拼音bù
- 部首阝
- 总笔画10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90E8,五笔:UKBH,仓颉:YRNL,郑码:SUJY,四角:07627
部bùㄅㄨˋ 全体中的一份:~分(“分”读轻声)。外~。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