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笔顺笔画顺序
- 拼音拼音guó
- 偏旁部首囗
- 总笔画数8
- 笔画顺序
- 笔画名称 竖、横折、横、横、竖、横、点、横
国的笔顺详解
共8画国笔顺
1竖
2横折
3横
4横
5竖
6横
7点
8横
国的笔顺写法
国的意思解释
- 国 guó
〈名〉
- (会意。从“囗”( 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state]
- 国,邦也。——《说文》
- 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
- 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
-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 丘也闻有国有邦者。——《论语·微子》
-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左传·庄公十年》
-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 又如:齐国;晋国;郑国
- 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capital]
- 国中九经九纬。——《考工记·匠人》。注:“城内也。”
- 三曰国禁。——《周礼·士师》。注:“城中也。”
- 在国曰市井之臣。——《孟子》。注:“谓都邑也。”
- 土国地漕。——《诗·邶风·击鼓》
-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战国策·齐策》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 又如:国中(王城之内;国内);国人(国都中的人);国迁(国都迁徙);国阴(都城北郊);国郊(国都周围地名);国禁(古代国都中的禁令);国邑(城邑);国刑(城中施行的刑罚)
- 国家 [country;state;nation]
- 聊以行国。——《诗·魏风·园有桃》
- 国无有残。——《诗·大雅·民劳》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 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序》
- 又如:国纪(旧指国家礼制与法令);国帑(国库中的钱币);国禄(国家的俸禄);国课(国税;国家税收);国器(可主持国政的人才)
- 古代王、侯的封地 [feud]
- 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之家》
- 孟尝君就国于 薛。——《战国策·齐策》
- 又如:国租(封地的田赋)
- 帝王 [emperor's]。如:国孝(为皇帝、后妃或皇帝父母服丧);国丈(帝王的岳父);国太(帝王之母的俗称);国姻(帝王的姻亲)
- 部落 [tribe]
- [韩]凡七十八国。 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后汉书》
- 地方 [place]
- 荆州北据 汉沔,利尽南海,东连 吴会,西通 巴蜀,此用武之国。—— 晋·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魏风·硕鼠》
- 家乡 [hometown]
- [侃]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晋书》
-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