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鼎 |
迁鼎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 「臧哀伯谏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晋·杜预注:「九鼎,殷所受夏九鼎也。武王克商,乃营雒邑而后去之,又迁九鼎焉,时但营洛邑,未有都城。」 |
鼎助 |
鼎助 鼎助是汉语词汇,拼音是dǐng zhù,指敬辞,大力协助。 |
鼎足 |
鼎足 鼎足,指比喻三方对立的情势。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参分天下,鼎足而居。” |
鼎族 |
鼎族 鼎族,汉语词汇。 拼音:dǐng zú 释义:豪门贵族 |
定鼎 |
定鼎 定鼎,新王朝定都建国的意思。语出《左传》:“(周)成王定鼎于郏鄏(今河南洛阳)。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鼎,是古代的一种青铜炊具,三足,两耳,圆形或长方四足者。 |
药鼎 |
煎药用具。亦指道家炼丹药所用的丹鼎。 |
梁鼎 |
梁鼎 (词语释义)梁鼎,汉语词汇,拼音 liáng dǐng,意指南朝梁江山。 |
彛鼎 |
|
刑鼎 |
刑鼎 刑鼎是铸刻法律条文的鼎。“刑”指法律条文。“鼎”指古代三足两耳的炊器或礼器,多用青铜制成。春秋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继郑国子“铸刑书”之后,于公元前513年(周敬王七年),把前执政范宣子制定的成文法全文铸在鼎上公布。史称“刑鼎”。原文已亡佚。《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
鼎革 |
鼎革 (名词词汇)鼎革是名词词汇,意思是旧时特指改朝换代。 |
鼎覆 |
见"鼎折覆餗"。 |
鼎谕 |
大教;重大的教导或训戒。对人教言的敬词。 |
鼎铛 |
鼎铛 dǐng chēng 鼎和铛。泛指煮器。 宋 王安石 《一日不再饭》诗:“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铛煎。” 明 徐渭 《启诸南明侍郎》:“盖雉兔之待鼎铛,但知号己之急;而云雨之救枯槁,自有乘时之施。” |
奠鼎 |
奠鼎 奠鼎是汉语词汇,读音是diàn dǐng,出自 《恭述祖德诗》。 |
轩鼎 |
轩鼎 即 轩辕 鼎。喻王业、国运。 唐 郑亚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尽皇王之盛事,极臣子之殊功,而 轩 鼎将成, 禹 书就掩,然犹进先尝之药,献高手之医。”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属 轩 鼎之俄迁,逮 汉 坛之未遂。”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辨史》:“值 轩 鼎之俄成,筑 韩 坛而未暇。”参见“ 轩辕鼎 ”。 |
茵鼎 |
茵鼎 yīn dǐng 茵鼎 茵和鼎是寝食之具。亦借指起居饮食。《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缅想穹祇叶相,茵鼎善调,喜溢门阑,福臻闺阃,健羡何可胜言!” |
举鼎絶膑 |
|
晉鼎 |
鲁昭公二十九年,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把前执政范宣子所制的刑法刻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后遂以“晋鼎”指代国法。 |
方鼎 |
方鼎 方鼎,两耳四足的方形饪食器。 |
商衡周鼎 |
商衡周鼎 商衡周鼎,shāng héng zhōu dǐng商衡周鼎谓 伊尹 和 周公 。 明 朱权《荆钗记·春科》:“文谟克勤,武烈继明, 商 衡 周 鼎辉相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