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遯 |
吏遯 lì dùn 吏遯 犹吏隐。 明 许潮 《武陵春》:“近有君山父老、青溪道士、山中人、太上隐者、沧浪渔父,皆不著名於世,同处於此。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 |
遗遯 |
犹言遗亡缺失。 |
肥遯鸣高 |
肥遯鸣高【解释】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
流遯 |
流遯 liú dùn 流遯 (1).同“ 流遁 ”。《后汉书·张衡传》:“夫情胜其性,流遯忘反,岂唯不肖,中才皆然。” 晋 葛洪 《抱朴子·辞义》:“不能拯风俗之流遯,世涂之陵夷,通疑者之路,赈贫者之乏,何异春华不为肴粮之用,茝蕙不救冰寒之急。” (2).流亡隐遁。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方今六合未康,豺豕当路……益宜振起道义之徒,以敦流遯之弊。” |
鼠遯 |
见“鼠遁 ”。 |
远遯 |
见“远遁 ”。 |
遐遯 |
见"遐遁"。 |
退遯 |
见“退遁 ”。 |
深遯 |
深遯 深遯 远逃。 明 祁顺 《白鹿洞赋》:“禽鸟乐以和鸣兮,豺虎避而深遯。” |
嘉遯 |
嘉遯 嘉遯,汉语词汇。 拼音:jiā dùn 释义: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 出自《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
贞遯 |
见“贞遁 ”。 |
貞遯 |
见“贞遁 ”。 |
宵遯 |
见"宵遁"。 |
隐遯 |
见“隐遁 ”。 |
遯辭 |
辞典解释遯辞dùn cí 支吾搪塞的言词。 《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戴良传》:「州郡迫之,乃遯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 |
行遯 |
行遯 行遯 出走;逃去。谓避世隐居。《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遯。” 蔡沉 集传:“去其位而逃遯於外。”《明史·王艮廖升等传赞》:“若夫行遯诸贤,虽其姓字杂出於诸家传纪,未足徵言,而忠义奇节,人多乐道之者。” |
遯形 |
辞典解释遯形dùn xíng 隐藏形体。《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鬼无隐谋,物无遯形。」也作「遁形」。 |
遯世 |
辞典解释遯世dùn shì 逃离人世,独自隐居。 《易经.乾卦》:「不成乎名,遯世无闷。」 《老残游记.第六回》:「若真有点济世之才,竟自遯世,岂不辜负天地生才之心吗?」 |
归遯 |
避世隐居。遯,同“遁 ”。 |
蜚遯 |
蜚遯 fēi dùn 蜚遯 逃遁;隐退。 清 钱谦益 《岁星解寿薛谐孟先生六十》:“脱屣富贵,蜚遯流俗,天下之人望之,以为秀出天外,不可梯接。”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譬之同在漏舟……其所厌者为此漏舟,非厌同在漏舟之人,明矣。与彼蜚遯甘节之夫所志正相反对,彼所厌者,实圆颅方趾之人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