蹀马 |
蹀马 dié mǎ 蹀马(蹀马) (1).能舞蹈的马。 宋 曾慥 《类说·蹀马戏》:“宴土蕃使蹀马之戏,皆五色彩丝金具装於鞍上,加麟首飞翅。乐作,马皆随音蹀足,宛转中节,胡人大骇。” (2).指按蹀马动作谱成的乐曲。《旧唐书·音乐志二》:“及会,先奏坐部伎,次奏立部伎,次奏蹀马,次奏《散乐》而毕矣。” |
蹀躞 |
蹀躞 蹀躞是唐代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隋唐时期出现的一种功能型腰带,称为蹀躞带,简称蹀躞。据2013年扬州出土的隋炀帝墓葬中已有实物表明,至少在隋朝时即已有蹀躞。 |
跷蹀 |
跷蹀 跷蹀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iāo dié ,解释为奔走。 |
蹀跶 |
蹀跶 dié dá 蹀跶(蹀躂) 象声词。状牲口的走路声。 王西彦 《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牛》:“两头牛走在一起,蹄子蹀躂地响。” |
蹂蹀 |
蹂蹀 蹂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óu dié,是犹踩踏。 |
蹀跇 |
蹀跇 出处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白头蹀跇,似红日西斜。烦恼甚时休,离愁何日彻。” |
蹀鞚 |
蹀鞚 蹀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é kòng,是谓跨马驰骋。 |
跕蹀 |
跕蹀 身上佩带的饰物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火石帒》:“ 睿宗 朝,制武官五品已上,带七事跕蹀。注云:佩刀、刀子、磨石、契苾、真哕、厥针筒、火石帒。”参阅《旧唐书·舆服志》。 |
蹀堶 |
蹀堶 蹀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é tuó,是指宋明时寒食节儿童抛瓦石的一种游戏。 |
蹴蹀 |
蹴蹀 汉 蔡邕 《青衣赋》:“绮绣丹裳,蹑蹈丝屝。盘跚蹴蹀,坐起昂低。” |
躞蹀 |
躞蹀 躞蹀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xiè dié,指小步行走貌;徘徊。出自《闻见异辞·塑神镇鬼》“候至三四更,西北角倏走出一女郎,躞蹀步到二人前,有下拜之象。” |
蹀蹀 |
蹀蹀 语出:(1).飘动貌。 南朝 宋 鲍照 《遇铜山掘黄精》诗:“蹀蹀寒叶离,灇灇秋水积。” 钱仲联 集注:“蹀蹀,动貌。” (2).缓行貌。 宋 范成大 《三月十五日华容湖尾看月出》诗:“徘徊忽腾上,蹀蹀恐颠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衣怪》:“二人以袖蔽面,蹀蹀徐行。” |
踥蹀 |
踥蹀 qiè dié 奔走;小步趋进貌。 《楚辞·九章·哀郢》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洪兴祖 补注:“踥蹀,行貌。” 唐 秦韬玉 《紫骝马》 诗:“生狞弄影风随步,踥蹀冲尘汗满沟。” |
蹀虚 |
蹀虚 蹀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é xū,是犹腾空。 |
蹀步 |
蹀步 蹀步 谓歌舞时以足跺地打拍子。 明 汤显祖 《紫箫记·换马》:“缠头花宛转,蹀步锦丰茸。” |
蹀骢 |
蹀骢 蹀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ié cōng,是指蹀马。 |
蹀踥 |
蹀踥 《宋书·乐志三》 :“蹀踥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
蹀血 |
蹀血 dixu[bloodshed] 流血很多,踏血而行。形容杀人之多 |
蹀足 |
蹀足 蹀足,汉语词汇。 拼音:dié zú 释义:踏足;顿脚。 |
蹀里蹀斜 |
蹀里蹀斜 dié lǐ dié xié 蹀里蹀斜 行步不正貌。《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虽然有这小丫头 迎儿 ,奴家见他拿东拿西,蹀里蹀斜,也不靠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