跗骨 |
跗骨 跗骨(tarsal bones) 组成足的后半部的短骨,共有7块,即跟骨(cal-caneus)、距骨(talus)、足舟骨(navicular bone)、骰骨(cuboid bone)和3块楔骨(cuneiform bones)。它们约占足的后1/3。 |
跗萼载韡 |
跗萼载韡【解释】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出处】《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郑玄笺:“鄂足得华之光明,则韡韡然盛兴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荣覆弟,恩义之显亦韡韡然。”孔颖达疏:“言兄弟和睦实强盛而有光晖也……言兄弟相亲则致荣显也。” |
跣跗 |
跣跗 跣跗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露出脚背。 |
跗跖 |
跗跖 跗跖,指鸟类的腿以下到趾之间的部分,通常没有羽毛,表皮角质鳞状。跗, 脚背,足上跗骨。跖,同“蹠”,指脚面上接近脚趾的部分蹠骨,脚掌。 |
跗蹋 |
跗蹋 跗蹋,读音为fū tà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以足踏地;以足顿地。舞蹈的一种姿势。 |
卢跗 |
卢跗 lú fū 卢跗(卢跗) 春秋 时良医 卢扁 和相传 黄帝 时良医 俞跗 的并称。 晋 左思 《蜀都赋》:“ 神农 是甞, 卢 跗 是料。” |
丹跗 |
丹跗 丹跗 指红色的花托。《全唐诗》卷七八四载 神龙 从臣《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诗:“源水丛花无数开,丹跗红萼间青梅。” 明 刘基 《蒋山寺十月桃花》诗:“琳宫玉座同黄土,绛蕋丹跗自绿苔。” |
宝跗 |
宝跗 宝跗,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称天子所用的笔。 |
踁跗 |
踁跗 踁跗,拼音是jìng fū,注音是,释义是小腿。 |
跗蕚 |
跗蕚 词语解释 1.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 北周 王褒 《送观宁侯葬》诗:“刑茅广裂地,跗蕚盛开繁。” 唐 刘禹锡 《武陵北亭记》:“庭芳万本,跗萼交映,如公之家肥炽而昌也。” 清 乐钧 《耳食录·张碧云》:“阴阳者互结之根株,男女者同开之跗萼。” (2).亦作“ 跗鄂 ”。《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按,鄂为蕚的借字;不,通“ 拊 ”,亦作“ 跗 ”,蕚的底部。因用以比喻关系亲密的兄弟。《北齐 |
朱跗 |
朱跗 zhū fū 朱跗 红色花萼。跗,通“ 柎 ”。《管子·地员》:“朱跗黄实。” 尹知章 注:“跗,花足也。”一说红米皮。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尹桐阳 曰:“跗,……米皮也。今所谓红米粘, 吴 语谓之赤米。” |
鼓跗 |
鼓跗 gǔ fū 鼓跗 鼓架的四足。借指鼓架。《左传·宣公四年》:“ 伯棼 射王,汏輈,及鼓跗,著於丁宁。” 刘文淇 疏证:“疏云:‘车上不得置簨簴以悬鼓,故为作跗,若 殷 之楹鼓也。’如疏说,则跗谓鼓足。” 杨伯峻 注:“鼓跗犹今之鼓架。” |
跗蕚载韡 |
跗蕚载韡【解释】《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郑玄 笺:“鄂足得華之光明,則韡韡然盛興者,喻弟以敬事兄,兄以榮覆弟,恩義之顯亦韡韡然。” 孔颖达 疏:“言兄弟和睦實强盛而有光暉也……言兄弟相親則致榮顯也。”因用以比喻兄弟均贵显荣耀。 唐 萧颖士 《有竹》诗之六:“友僚萃止,跗蕚載韡。”参见“ 跗萼 ”。 |
栗跗 |
栗跗 【释义】指栗花。跗,花萼的基部,代指花。 【出处】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六:“野老披荷叶,家童扫栗跗。” |
岐跗 |
岐跗 岐跗 ,读音是qí fū ,古代良医 岐伯 和 俞跗 的并称。亦喻指良医。 |
跗注 |
跗注 跗注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fū zhù,意思是古代的一种军服。 |
跗萼 |
跗萼 跗萼是汉语词语,解释之一为花萼与子房,亦借指花朵,出自王褒 《送观宁侯葬》。 |
石跗 |
石跗 石跗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shí fū,意思是碑下石基座。 |
骈跗 |
骈跗 pián fū 骈跗(骈跗) 双萼;并蒂。跗,同“ 柎 ”。 宋 陆游 《诸暨县主簿厅记》:“堂后旧有池,自君来,比二岁,产异莲骈跗,邑人讙传,以为君且通贵之祥,相与名其池上之亭曰 双莲 。” |
跗鄂 |
见"跗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