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律 |
谨律 jǐn lǜ 谨律 谨守戒律。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三·慧远》:“既而谨律息心之士,绝尘清信之宾,并不期而至,望风遥集。” |
懦谨 |
1.胆小谨慎。 |
谨默 |
谨默 明 敖英 《慎言集训·戒讥评之言》:“昔人有言,客次与茶酒肆中最宜谨默,可不信乎?”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嘉顺皇后贤节》:“ 慈安皇太后 ,爱其端庄谨默,动必以礼,欲立之。” |
谨诺 |
谨诺 谨诺,拼音是jǐn nuò ,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应允的敬语。 |
谨题 |
谨题 谨题,汉语词汇,表示谦敬之意。 |
谨身 |
谨身 谨身,拼音为jǐn shēn,是整饬自身的意思。 |
谨朴 |
谨朴 谨慎淳朴 引证释义 《汉书·薛宣传》:“而 粟邑 县小,辟在山中,民谨朴易治。”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孙家吕媪》:“性谨朴,无它能。” 明 陈子龙 《申节愍公传》:“拜 仪封 令。 仪封 小邑,民谨朴易治,公减省条教,一意休息之。” |
谨记 |
谨记 敬词,表示把对方的话一定认真记住。 |
谨翕 |
谨翕 敬慎和顺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何谓仁?仁者恻怛爱人,谨翕不争。” |
谨政 |
谨政 词语解析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
谨静 |
谨静 jǐn jìng 安静自守,谨言慎行 《战国策·齐策五》:“小国之情,莫如谨静而寡信诸侯。谨静,则四邻不反;寡信诸侯,则天下不卖。” |
谨小 |
谨小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一:“跋扈之徒,事事放恣;本朝前辈,虽官尊尤谨小:可以此观人度量。 |
敦谨 |
敦谨 敦谨,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敦厚谨慎。 |
谨庸 |
谨庸 jǐn yōng 谨庸 谓言行敬慎合乎中庸之道。语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孔颖达 疏:“庸谓中庸。庸,常也。从始至末,常言之信实,常行之谨慎。”又《礼记·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郑玄 注:“言德常行也,言常谨也。” 明 赵南星 《许州重修尊经阁记》:“夫 郑公 之深於道也,於其谨庸、强恕之训知之矣。过於庸则非道,离於恕则非仁。” |
谨确 |
谨确 谨慎笃实 《宋书·顾琛传》:“ 琛 谨确不尚浮华,起家州从事,驸马都尉,奉朝请。”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包佶》:“居官谨确,所在有声。” |
谨勤 |
谨勤 jǐn qín 谨勤 谓殷勤关注。谨,通“ 勤 ”。 宋 强至 《回吕缙叔舍人启》:“曾庆音之未讲,辱华牍之光临,祗风谨勤,第增铭愧。” |
谨信 |
谨信 谨信,汉语词语。 拼音jǐn xìn , 释义:1、恭谨诚信。2、谓郑重地盟誓以示信任。 |
谨勑 |
见"谨敕"。 |
恪谨 |
恪谨 【引证解释】恭谨。《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明史·任礼传》:“ 礼 自起卒伍,至大将,恪谨奉法。” |
谨白 |
谨白 jǐn bái 谨白(谨白) 书信启禀语。 犹敬启,敬告,谨启。 南朝 宋 道高 《答李交州书》:“贫道言浅辞拙,语不宣心,冀奉见之日,当申之於论难耳。谨白。”《景德传灯录·南岳石头和尚参同契》:“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宋 王珪 《皇帝贺契丹皇后正旦书》:“专奉书陈贺,不宣。谨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