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表知裏 |
【解释】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
匣裏龍吟 |
【解释】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出处】晋·王嘉《拾遗记》卷一:“帝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命裏注定 |
【解释】旧时迷信说法,命运早已决定安排好了。亦作“命中注定”。 |
表裏山河 |
【解释】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出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近义词】表里河山【语法】偏正式;作定语;形容山势陡峭 |
裏行 |
里行 里行(里行)是官名。 |
暗裏 |
暗里 暗里,汉语词汇。 拼音:àn lǐ 释义:暗中;背地里。 |
井裏打水往河裏倒 |
指做徒劳无益的事,瞎折腾。 |
烏裏八糟 |
乌里八糟 乌里八糟(乌里八糟) 同“ 乌七八糟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那一条巷子叫 同顺里 ,走了进去,只见两边的人家,都是乌里八糟的。” |
表裏如一 |
【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示例】我言行一致,~。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近义词】言行一致、心口如一、说一不二【反义词】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言行不一【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言行与思想一致 |
死棋肚裏有仙著 |
喻有奇计可挽救败局。 |
表裏相符 |
【解释】犹表里如一。【出处】明·方孝孺《五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近义词】表里如一【反义词】表里不一【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
表裏爲姦 |
【解释】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八回:“那姓周的在库书内,不知亏空了多少银子,他表里为奸,凭这个假册子,要来侵吞款项。”【近义词】狼狈为奸【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面裏 |
面里 向里。谓深入事物内部 面里 《朱子语类》卷四五:“‘学要鞭辟近里。’……大抵是要鞭督面里去。今人皆不是鞭督向里,心都向外。” |
表裏受敵 |
【解释】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出处】《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城固而众多,攻之必力屈,若有外寇,表里受敌,此危道也。”【近义词】腹背受敌【语法】主谓式;作定语、补语;含贬义 |
肚裏淚下 |
【解释】眼泪往肚里流。形容有苦说不出。【出处】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每遇天日清美,侍上宴集,才一思之,肚里泪流。” |
表裏 |
表里 表里,biǎo-lǐ 〖ones outwardness and innerthoughts〗∶表里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表与里是相对的概念,如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为表,筋骨为里等。因此,对于病位的外内浅深,都不可作绝对地理解。 |
裏醜捧心 |
【解释】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出处】《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近义词】东施效颦【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 |
字裏行間 |
【解释】指文章的某种思想感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来。【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示例】老弟上的条陈,第一要不拘成格,~,略带些古文气息,方能中肯。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二回【近义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字句之间 |
刺斜裏 |
刺斜里 亦作“刺邪里”。旁边或侧面。 |
鼻凹裏砂糖 |
喻可望而不可即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