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汉字大全 > 组词大全 > 袴字组词大全

袴字组词大全,袴字成语

袴字的常见组词有: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袴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11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88B4,五笔:PUDN,仓颉:LKMS,郑码:WTBZ,四角:34227

袴kùㄎㄨˋ 同“裤”。

含有袴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袴靴 袴靴 兵服;戎装。裤和靴的合称。古代男子下体之服多用裳、履,而战士则用裤、靴,以便乘骑,因称兵服为袴靴。指代戎装。唐韩愈《送郑尚书序):“太府帅或道过其府,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袴靴迎郊。”宋刘克庄(次韵实之春日诗再和》诗之二:“少小从军事靴,只今庙算主通知。”
襦袴謡 1.同"襦袴歌"。
袴腰带 袴腰带 袴腰带,汉语词语,拼音是kù yāo dài,释义是腰间系裤的带子。
缦裆袴 缦裆袴 缦裆袴,读音是màn dāng kù ,指不开裆的裤。
袴襦歌 袴襦歌 袴襦歌,对地方官吏善政的称颂。读音kù rú gē,注音。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辛卯五月送邱宗卿太傅出守秀州》诗。
袴口 1.亦作"裤口"。 2.裤管的边缘。 3.裤管。
襦袴讴
五袴谣 五袴谣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赵将廉颇之后也。……建初中,迁蜀郡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范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
袴包脑 袴包脑 袴包脑,读音kù bāo nǎo,汉字词语,意思是见不得世面的人。
袴岔 袴岔 亦作“裤岔”。 裤衩 沙汀 《困兽记》十二:“ 田畴 立刻脱掉衬衫,脱掉白哔叽西装裤,只剩一条裤岔和一件有着破洞的旧麻纱背心了。”
久袴 久袴 jiǔ kù 久袴 旧裤。《南史·卞彬传》:“若吾之蝨者,无汤沐之虑,绝相吊之忧,晏聚乎久袴烂布之裳。”
袴腰 1.亦作"裤腰"。 2.裤子最上端系腰带的地方。
襦袴歌 襦袴歌 廉范做蜀郡太守,废除禁止百姓夜间点灯做事的制度,老百姓用《五绔歌》来歌颂他的功绩,后遂用“襦袴歌”作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词。
合欢袴 合欢袴 hé huān kù 合欢袴(合欢袴) 有对称图案花纹的丝裤。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虎 时著金缕合欢袴。”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纰软钿头裙,玲珑合欢袴。”
袴角 袴角 kù jiǎo 亦作“裤角”。 裤腿的最下端。
袴脚 袴脚 袴脚,是汉语词汇,解释为 裤脚的最下端。
袴具 袴具 kù jù ㄎㄨˋ ㄐㄨˋ 袴具 腰带上的饰具。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一:“腰带乃是九环十三环带也。言环,即今之带上金玉等名具也。俗曰袴具。”
袴褶 袴褶 .汉服的一种款式。上服褶而下缚袴,其外不复用裘裳,故谓袴褶。
袴子 袴子 袴子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kù zǐ,亦作“裤子”。 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
袴管 袴管 kù guǎn 袴管 亦作“裤管”。裤腿。 清 沈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前发齐眉,后发垂肩……亦著蝴蝶履,长拖裤管。”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有时候溪中涨了小小的水,就把裤管高卷……在沿了城根流去的溪水中走去。”

含有袴的成语和解释

成语拼音/解释
纨袴子弟 纨袴:细绢做成的裤子,泛指华丽衣着。旧称浮华的富贵人家子弟。
膏粱纨袴 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

其他汉字组词

Copyright © 2022-2024 汉字大全www.hanz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