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拼音/解释 |
---|---|
缨绶 | 缨绶 缨绶 ,汉语词语,读音为yīng shòu ,意思是冠带与印绶。借指官位,出自《游洞庭湖湘》。 |
绶笥 | 绶笥 shòu sì ㄕㄡˋ ㄙㄧˋ 绶笥(绶笥) 盛印绶的箱子。《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 陇西 太守 冯绲 始拜郡,开绶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 |
赤绶 | 赤绶 赤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chì shòu,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官员衣服上系印纽的赤色丝带,出自《后汉书·舆服志下》。 |
绶带米 | 绶带米 绶带米(绶带米) 麦芽。可供药用。 宋 陶谷 《清异录·药谱》:“绶带米,麦糵。” |
蛇盘绶笥 | 蛇盘绶笥 蛇盘绶笥,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hé pán shòu sì,指为带兵远征之典。 |
绶囊 | 绶囊 shòu náng 绶囊(绶囊) 古代官吏系在腰间盛绶的口袋。《晋书·舆服志》:“ 汉 世著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紫囊盛绶耳。” |
青绶 | 青绶 青绶,汉语词汇,读音qīng shòu,意思指的是系官印的青色丝带,亦借指官印。 |
黑绶 | 黑绶 黑绶是一个词语,拼音是hēi shòu ,意思是指黑色绶带,出自《汉书·百官志上》。 |
卷绶 | 卷绶 卷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uàn shòu ,解释为卷束绶带。 |
文绶 | 文绶 文绶(?—1784)富察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朝大臣。雍正十三年,自监生授内阁中书。再迁礼部员外郎,改内阁侍读。乾隆十一年,授甘肃凉州知府。累迁转山西布政使。三十一年,坐迎合巡抚和其衷徇阳曲知县段成功亏帑,夺官,戍军台。旋授道衔,往哈密办事。三十三年,授河南巡抚,未上官,调陕西。三十六年,署陕甘总督。土尔扈特内附,命赴齐齐哈尔犒劳。授四川总督,未行,仍调授陕甘。 |
緑绶 | 1.见"緑綟绶"。 |
冠绶 | 冠绶 ɡuàn shòu 泛指官吏的服饰制度。冠,礼帽;绶,印绶。《宋史·舆服志四》:“请以官为定,庶名实相副,轻重有准,仍乞分官为七等,冠绶亦如之。” |
桃花绶 | 桃花绶 táo huā shòu桃花绶(桃花绶)汉代九卿二千石系印的绶带。 |
金绶 | 金绶 金绶,金印紫绶。指代高官。 |
绶虉 | 绶虉 绶虉,读音为shòu yì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草名。 |
绶花 | 绶花 shòu huā 绶花(绶花) 花名。蔓生如绶,故名。 南朝 梁任昉 《述异记》卷下:“红绶花,蔓生如绶,有文采,因名焉。” 唐 陈子良 《春晚看群公朝还人为八韵》:“迎风采旄转,照日绶花开。” |
银印青绶 | 银印青绶 解释: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 秦 汉 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以后用作高级阶官名号。 |
吐绶鸟 | 即吐绶鸡。 |
盭绶 | 盭绶 lì shòu 盭绶(盭绶) 诸侯王佩的印绶。色黄而近绿,因用荩草染制,故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诸侯王, 高帝 初置,金玺盭绶。”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盭,草名也,出 琅邪 平昌县 ,似艾,可染绿,因以为绶名也。”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 杨妃 专宠帝室,金印盭绶,宠徧於 銛 钊 ;象服鱼轩,荣均於 秦 虢 。” |
绶草 | 绶草 绶草(学名: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植株高13-30厘米。根数条,指状,肉质,簇生于茎基部。茎较短,近基部生2-5枚叶。叶片宽线形或宽线状披针形,极罕为狭长圆形,直立伸展。花茎直立,长10-25厘米,上部被腺状柔毛至无毛;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长4-10厘米,呈螺旋状扭转;花小,紫红色、粉红色或白色,在花序轴上呈螺旋状排生;萼片的下部靠合,中萼片狭长圆形,舟状,长4毫米,宽1.5毫米,先端稍尖,与花瓣靠合呈兜状。花期7 |
Copyright © 2022-2024 汉字大全www.hanzida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0197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