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尾 |
纸尾 书面文字结尾处。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宋书·蔡廓传》:“廓曰:‘我不能为徐干木署纸尾也。’” 唐 杜牧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诗:“因书问故人,能忘批纸尾?”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纸尾书‘正月十九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九回:“我接过来,在纸尾上签了名字。” |
印纸历子 |
印纸历子 印纸历子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yìn zhǐ lì zǐ,意思是宋 制,外任官员赴任时,朝廷发给印有各种项目的记录册,由官员于任上填写,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根据,称“印纸历子”。 |
纸烟 |
纸烟 纸烟,即对“香烟”的另外一种称呼,因用特制的纸来包裹烟丝吸食,有别于使用烟斗等工具抽烟而得名。纸烟一般包括机制纸烟和手工卷烟两种,现在一般多为机制卷烟,无论何种纸烟,吸食均不利于健康。 |
纸撚 |
|
号纸 |
号纸 号纸,汉语词汇,拼音是hào zhǐ,意思的指明清时代政府所颁记载土司袭位者职衔,世系、承袭年月的书状。 |
黄昏纸 |
黄昏纸 黄昏纸(黄昏纸) 【释义】黄昏时分烧奠的纸钱。 【出处】《红楼梦》第一一○回:“只听外头鼓乐一奏,是烧黄昏纸的时候了。” |
硬纸板 |
硬纸板 见“厚纸板” |
澄心纸 |
1.见"澄心堂纸"。 |
写纸 |
写纸 写纸是汉语词语,拼音是xiě zhǐ,意思是订契约。 |
纸幡 |
纸幡 纸幡,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纸制的招魂幡。 |
藤角纸 |
见"藤纸"。 |
纸衣 |
纸衣 纸衣,纸制的衣服。 宋 苏易简 《文房四谱·纸谱》:“山居者常以纸为衣,盖遵释氏云,不衣蚕口衣者也。然服甚煖,衣者不出十年,面黄而气促,绝嗜欲之虑,且不宜浴,盖外风不入而内气不出也。亦尝闻造纸衣法,每一百幅用胡桃、乳香各一两煮之。不尔,蒸之亦妙。如蒸之,即恒洒乳香水,令热熟阴乾,用箭干横卷而顺蹙之……近士大夫征行亦有衣之,盖利其拒风于凝沍之际焉。”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五丈观音》:“ 转智 不御烟火, |
麦纹纸 |
见“麦纸 ”。 |
侧理纸 |
侧理纸 侧理纸,晋代名纸,因所用原料为“水苔”,故亦称“苔纸”,又因纸上有纹理,故被命名为“侧理纸”。它是晋代越人以水苔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纸,又称苔纸或台笺。因其纸面上纹路纵横交错,斜侧错落,故称侧理纸。再者水苔别称陟厘,故有陟厘纸名。 |
春膏纸 |
春膏纸 春膏纸,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宋代名纸。 |
吸墨纸 |
吸墨纸 吸液纸的一种。用化学木浆或棉布浆制成。纸质粗松,吸水性强。供书写时吸除浮于纸上的墨水之用。 |
纸影戏 |
纸影戏 纸影戏,俗称皮猴戏,是用皮革或纸板平面雕刻成各种人物形状,透过灯光在棚窗纸幕上投影演出的一种戏剧形式。至清末,改影现为形现,将原皮革或纸版平面雕形改为木偶立体造型,木偶背部和两手各穿一根铁线,以供操纵表演。低影改为木偶,但潮人习惯仍称为纸影戏。 “纸影”是潮汕农村一种特别广泛流行的文娱方式之一。每逢祭神的日子,人们往往请来演纸影的戏班,在神庙前面,在村头街尾的广场上搭棚做戏,既敬神也娱人。 |
纸鸱 |
纸鸱 zhǐ chī ㄓㄧˇ ㄔㄧ 纸鸱(纸鸱) 即纸鸢。《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 台城 与援军信命久绝,有 羊车儿 献策,作纸鸱,系以长绳,写敕於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 胡三省 注:“纸鸱,即纸鸢也。”参见“ 纸鸢 ”。 |
仿羊皮纸 |
仿羊皮纸 仿羊皮纸是外观与植物羊皮纸相似,但生产方法和使用性能完全不同的一种利用木浆经过延长打浆时间抄造的纸张。 |
蟠纸 |
蟠纸 蟠纸,拼音是pán zhǐ,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卷迭的绢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