疢疠 |
瘟疫。喻灾难。 |
鄣疠 |
鄣疠 鄣疠,读音为zhāng lì ,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旧指南方山间能致人疾疫的毒气。 |
嶂疠 |
嶂疠 嶂疠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瘴疠。 |
驱疠 |
驱疠 驱疠 亦作“ 驱厉 ”。 驱除疫病。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爆竹行》:“却拾焦头迭牀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清 张云锦 《赛神行》:“薰风吹柳春已酣,家家卧病同 吴 蚕。市魁好事欲驱厉,神道设教威灵覃。” |
群疠 |
群疠 词语解释 亦作“群厉”。众疫鬼。 汉 张衡 《东京赋》:“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羣厉。” 唐 刘禹锡 《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伏以图写威神,驱除羣疠。” |
沴疠 |
沴疠 lì lì 沴疠(沴疠) 瘟疫。 清 曾国藩 《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狂寇所噬,刈人如菅;沴厉乘之,积骴若山。”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三:“一父有数子,数传之后,将成巨族。西人因详稽夫家之丰耗,每一岁中,生死相抵,百人可多一人,使无水患沴疠兵戈及诸灾眚,不数十年,本国之物产必不能支。” |
瘴疠 |
瘴疠 瘴疠[communicable subtropical diseases]。亦作“瘴厉”。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如:瘴色(因瘴厉患病的气色)。 |
障疠 |
障疠 瘴气。障,通“ 瘴 ” 《文选·左思魏都赋》:“宅土熇暑,封疆障疠。” 张载 注:“ 吴 蜀 皆暑湿,其南皆有瘴气。” |
疠痎 |
疠痎 疠痎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ì jiē,是指恶性疟疾。 |
温疠 |
温疠 病名。义同温疫。《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阴司天之政,……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参见温疫条。 |
疠瘥 |
疠瘥 lì chài 疠瘥(疠瘥) 疫病。 宋 曾巩 《诸寺观祈雪文》:“汤除阴气,顺致时寒,使闾巷消疠瘥之菑,田畴成多稼之利。” |
瘥疠 |
瘥疠 cuó lì 瘥疠(瘥疠) 瘟疫。 唐 杜牧 《黄州准赦祭神文》:“寒暑风雨,其期必至,瘥疠水旱,永永止弭。”《宋史·乐志十二》:“物之流形,甚畏瘥疠。八风平矣,嘉生以遂。” 明 刘基 《天说下》:“是故瘥疠夭札,人之病也。” |
饥疠 |
饥疠 饥疠,读音jī lì,是汉语词语,意思是发生灾荒与瘟疫。 |
寒疠 |
寒疠 寒疠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hán lì,是指寒地的疫病。 |
疫疠 |
疫疠 疫疠是指具有传染或流行特征而且伤亡较严重的一类疾病。具有传播迅速、传染性强、病情严重、致病死亡率高的特点。与现代传染病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传染性疾病是一致的。在中医中疫疠与六淫同属于外感病因,致病后称作疫疠,或叫瘟疫。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险恶,传染性强等。 |
疠疵 |
疠疵 疠疵,读音 lì cī,注义 ㄧ,指疫病灾害。 |
疠痟 |
疠痟 lì xiāo 疠痟(疠痟) 疫病和头痛病。《文选·左思蜀都赋》:“芳追气邪,味蠲疠痟。” 刘逵 注:“疠气,不和之气也;痟,亦头病也。” |
疠气 |
疠气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在中医文献中,疠气又称为“疫毒”、“疫气”、“异气”、“戾气”、“毒气”、“乖戾之气”等。 |
疠疫 |
疠疫 疠疫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是lì yì, 释义:瘟疫。 |
疠风 |
疠风 疠风,一种病名,即麻风,又称「癞大风」,俗名「大麻风」,冥病,大风,癞病,大风恶疾,疠疡,风癞,血风。因感触暴厉风毒,邪滞肌肤 ,久而发作。初起先觉患部麻木不仁,次发红斑,继则肿溃无脓,久而漫延全身肌肤而出现眉落、目损、鼻崩、唇反、足底穿等严重证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