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爲人 |
【解释】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近义词】舍己救人、助人为乐【反义词】损人利己、假公济私【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變危爲安 |
【解释】变危急为平安。【出处】宋·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近义词】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反义词】得而复失【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局势等 |
盡力而爲 |
【解释】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示例】但我看得目下决难挽回,丞相可去~。 ◎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近义词】尽心竭力、全心全意【反义词】敷衍了事、聊以塞责【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全力而为 |
傳爲笑柄 |
【解释】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传开去被人们当作取笑的资料。【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男家埋怨他办事无首尾,女家骂他占骗……合域传为笑柄。” |
胡作非爲 |
【解释】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出处】《旧五代史·张瓘传》:“汝车渡村百姓刘开道下贼惯作非为,今须改行,若故态不除,死无日矣。”【示例】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近义词】胡为乱做、为非作歹、妄作胡为【反义词】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任意做坏事 |
安身爲樂 |
【解释】身子安定就是快乐。【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
與人爲善 |
【解释】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示例】想你们教士也是~,断不肯叫我为难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
無爲自成 |
【解释】指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同“无为而成”。 |
三鹿爲犇 |
三鹿为犇 宋刘攽戏谑王安石之语 三鹿为犇(三鹿为犇) “ 王荆公 喜说字,至以成俗。 刘贡父 戏之曰:‘三鹿为麄,鹿不如牛;三牛为犇,牛不如鹿。’谓宜三牛为麄,三鹿为犇,若难于遽改,欲令各权发遣。 荆公 方解纵绳墨,不次用人,往往自小官暴据要地,以资浅皆号权发遣,故并谑之。”按,麄同麤,即“粗”字;犇即“奔”字,各与 荆公 说字之义相戾;故戏谑之。 |
人滿爲患 |
【解释】因人多造成了困难。【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栈小,已经人满为患。”【示例】各地监狱,都有~之苦。 ◎方志敏《狱中记实》一 |
爲人師表 |
【解释】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出处】《北齐书·王昕书》:“杨愔重其德业,以为人之师表。”【示例】敬宗忝~,而求谒中贵,他日无以见诸生。 ◎明·焦竑《玉堂丛语·方正》 |
事爲 |
事为 事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ì wéi,是指工艺技术。 |
以危爲安 |
把危险当成安定。形容对当前的形势把握不准。 |
無與爲比 |
【解释】犹无与伦比,无可比拟。 |
入土爲安 |
【解释】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出处】明·冯惟敏《耍孩儿·骷髅诉冤》曲:“自古道盖棺事定,入土为安。”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亲戚多道:‘从来说入土为安,为何要拘定三年?’”【示例】舍妹已断了气,也该出殡了。在家虽好,但一则火烛当心,二者死者亦可以早些~。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第十二回 |
所作所爲 |
【解释】指人所做的事。【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
且住爲佳 |
【解释】且:暂且;佳:好。还是暂且住在这里好。多用以劝留客人住下。【出处】唐·颜真卿《寒食帖》:“寒食只数日间,得且住为佳耳。”【示例】明日落花寒食,得~耳! ◎宋·辛弃疾《霜天晓角·旅兴》词 |
阿黨相爲 |
【解释】阿党:偏袒、偏私一方。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包庇。【出处】《汉书·诸葛丰传》:“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近义词】官官相卫、阿党比周【反义词】两袖清风【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
指天爲誓 |
【解释】誓:发誓。指着天誓。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出处】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示例】人言那可凭,盍~。 ◎宋·洪迈《夷坚甲志·张夫人》 |
人自爲政 |
【解释】各人推行自己的主张。比喻各行其是。【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传奇格局,有一定而不可移者,有可仍、可改,听人自为政者。”【示例】现在京沪木刻运动,仍然销沉,而且颇散漫,几有~之概。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