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惩 |
科惩 kē chéng 科惩(科惩) 依法惩罚。 唐 韩愈 《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仍勒长吏严加检责,如有隐漏,必重科惩。” |
惩恶 |
惩恶 惩恶,拼音chéng è,汉语词汇,意指憎恶惩戒。 |
戒惩 |
告诫。 |
誓惩 |
誓惩 立誓以之为惩戒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二:“仆少读 韩氏 文而高其辞,颇恨其未纯於圣人之道……矩度不能造 颜 、 孟氏 之域。为贤者指笑,目为文人。心窃少之,从总角辄自誓惩。” |
褒惩 |
褒责;赏罚。 |
受惩罚 |
受惩罚 shu chngf[smite] 受到惩治处罚 |
按惩 |
按惩 词语解释 按惩(按惩) 查究惩办。 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弟 国连 拉牛骗银有据,未免同恶相济,各宜按惩。” |
襃惩 |
襃惩 襃惩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āo chéng,解释是褒责,赏罚。 |
严惩 |
严惩 (汉语词语)严惩,是汉语词汇,拼音是yán chéng,即严厉的惩罚,指对人做错事后的一种严厉的惩罚。 |
示惩 |
示惩 明·叶盛《水东日记·奏黜寺丞冯必政》:“至是,又闻将以羽流发身者任之,季聪因会奏,以为太常清职重任,当用文学儒臣,南京寺丞冯必政邪妄进身,不繇其道,当黜,以示惩。” |
惩罚 |
惩罚 (汉语词语)惩罚,具有动词和名词词义,表示惩戒、责罚;处罚。或者施加鞭鞑或体罚使之服贴、受辱或以苦行赎罪。出处《魏书·西域传·于阗》:“其刑法,杀人者死,馀罪各随轻重惩罚。”同时有许多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用此命名,如电视剧《惩罚》,羽泉、张信哲的歌曲《惩罚》等。 |
枷惩 |
枷惩 jiā chéng 枷惩 上枷惩处。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疑狱》:“ 鸿 遂具详报府,准父哀词免拟, 任某 重责枷惩。” 宋 张先 《菩萨蛮·咏筝》词:“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江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赠筝妓》词:“琢成红玉纤纤指,十三弦上调《新水》。”参阅 汉 史游 《急就篇》卷三“筝” 颜师古 注。 |
惩办 |
惩办 惩办是一个汉语词汇, 拼音为chéng bàn, 基本意思是惩治。 |
惩革 |
惩革 惩革是一个汉语词汇,谓鉴于前失而有所改变。 |
惩膺 |
惩膺 惩膺是汉语词汇,是讨伐的意思,出自《诗·鲁颂·閟宫》。 |
劝勤惩惰 |
犹言奖勤罚懒。 |
惩羹吹韲 |
惩羹吹韲【解释】人被滚汤烫过,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羹,滚汤;韲,细切的肉菜,冷食品。比喻戒惧过甚。语出《楚辞·九章·惜诵》:“懲於羹者而吹韲兮,何不變此志也?”《晋书·汝南王亮等传序》:“ 漢祖 勃興,爰革斯弊。於是分王子弟,列建功臣……然而矯枉過直,懲羹吹韲,土地分疆,踰越往古。” 清 夏燮 《中西纪事·互市档案》:“然則閉關之議可行乎?曰:懲羹吹韲,因噎廢食之見也。”亦作“ 懲羹吹虀 ”。 宋 秦观 《谢馆职 |
惩艾 |
惩艾 惩艾,词语。 拼音:chéng yì 释义:.亦作惩乂。亦作惩刈。1、.惩治。2.戒惧。3.谓吸取过去教训,以前失为戒。 |
奖惩 |
奖惩 奖惩,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所属机关和公务人员依法进行奖励或惩罚,以强化人事行政的制度。 |
惩示 |
惩示 惩示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警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