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律成 |
|
卒律 |
卒律 卒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ú lǜ,是指短促貌。 |
附律 |
附律 增附的律例 《旧唐书·萧钧传》:“太常乐工 宋四通 等为宫人通传信物, 高宗 特令处死,乃遣附律, 钧 上疏言:‘ 四通 等犯在未附律前,不合至死。’” |
三一律 |
三一律 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琴提奥约于1554年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
焦耳定律 |
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内容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焦耳定律数学表达式:Q=I²R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Q=W=Pt;Q=UIt;Q=(U²/R)t |
擅兴律 |
擅兴律 擅兴律(shàn xīnɡ lǜ),我国古代关于处分未奉诏旨擅自发兵以及其他有关罪行的刑法条例。 |
音律 |
音律 音律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庄子·徐无鬼》:“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汉书·武帝纪赞》:“协音律,作诗乐。”泛指乐曲,音乐。 宋 苏轼 《朱寿昌梁武忏赞偈》叙:“一切众生,有不能了。乃以韵语,谐诸音律。使一切人,歌咏赞叹。” 《红楼梦》 第二二回:“这一出戏是一套‘北点绛唇’,铿锵顿挫,那音律不用说是好了。”文字声韵的规律。 |
鸣律 |
鸣律 犹吹律。《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椅梧倾高凤,寒谷待鸣律。” 李善 注引 刘向 《别录》:“ 邹衍 在 燕 ,有谷,寒不生五谷, 邹子 吹律而温至,生黍也。” |
诗律 |
诗律 由于诗歌属于韵文,在其最初的发展阶段,一般依据语音的自然节奏和口语的韵律而形成某种音乐性的效果。当诗歌发展到高级阶段时,人们总结了语音与诗歌形成相结合的经验,形成了格律。这种诗歌,我们称它为古典格律诗体。诗律是诗歌发展的产物。 |
奇律 |
奇律 奇律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 qí lǜ ,是指新奇的乐律。 |
桑律 |
桑律 桑律,拼音为sāng lǜ,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采桑养蚕的时令。 |
否定之否定规律 |
亦称“肯定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 |
律虎 |
对精通佛教律藏的人的美称。 |
赤骨律 |
1.见"赤骨立"。 |
滑律 |
滑律 滑律,汉语词汇,指光溜。 |
暮律 |
暮律 暮律,汉语词语,读音是mù lǜ,指一年之末,多指冬季。 |
格律诗 |
格律诗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
南山律宗 |
南山律宗 律宗是以研究和修持戒律为主的宗派。戒律形成于释迦牟尼佛时期,当时,已有佛教徒们聚在一起修行,成为僧团形式。在僧团内必须订立若干规矩和纪律,大家共同遵守,以保证修行活动正常进行。释迦牟尼佛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些约束条文,这便是戒律的起源。 道宣在终南山弘扬律宗时的丰德寺便是南山律宗的祖庭。 |
竹律 |
竹律 竹律 指律管。古代候气之具。借指节候。 唐太宗 《咏司马彪续汉志》:“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参见“ 候气 ”。 |
律己 |
律己 律己,汉语词语, 拼音是lǜ jǐ, 解释为克制、把握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