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帚 |
见"奉箒"。 |
扫帚 |
扫帚 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比笤帚大,源于中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成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的扫帚。另也指蔾科植物地肤的别 |
雞毛打帚 |
辞典解释鸡毛打帚jī máo dǎ zhǒu 以鸡毛绑成的撢子,用以清除灰尘。 也称为「鸡毛撢子」、「鸡毛帚」。 |
草帚儿 |
草帚儿 草帚儿,汉语词汇,拼音cǎo zhǒu ér,意思是草稕儿。 |
剔帚 |
辞典解释剔帚tī zhǒu 用来整理头发的刷子。 《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恰是一个大梳、一个通梳、一个掠儿、四个篦箕,又有剔子、剔帚,一双簪子,共是十一件家伙。」 |
饭帚 |
饭帚 一般用来刷锅和清理切菜的案板,多是由脱粒后的高粱的穗或者或者地肤茎秆制成,民间的饭帚多沾水使用。 |
拥帚 |
拥帚 拼音:yōngzhǒu 解释:亦作“拥箒”。 1.遮蔽扫帚。《礼记·曲礼上》“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於箕上,袂拘而退,其尘不及长者”汉郑玄注:“谓扫时也,以袂拥帚之前,扫而却行之。” 2.同“拥篲”。南朝梁何逊《七召》:“心绝内战,事无外欲,横经者比肩,拥箒者继足。” |
条帚 |
条帚 条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iáo zhǒu,是指笤帚。是人们日常用来扫除杂物的工具。用高粱糜子、塑料等作成。 |
梳帚 |
梳帚 梳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ū zhǒu,是指清除梳垢的刷具。 |
椶帚 |
椶帚 zōng zhǒu ㄗㄨㄙ ㄓㄡˇ 椶帚 棕丝编扎的用具。用于刷粉、尘、浆糊等。如:大妈用棕帚把磨上的粉刷得干干净净。参阅《三才图会·器用十二·棕帚》。 |
诵帚 |
诵帚 诵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ònɡ zhǒu,出自《分别功德论》。 |
垩帚 |
粉刷墙壁的工具。 |
苕帚 |
苕帚 苕帚,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清洁用具。 |
箕帚妇 |
犹箕帚妾。 |
笤帚星 |
笤帚星 tiáo zhǒu xīng 笤帚星 扫帚星。彗星的俗称。常用以作比喻。 聂绀弩 《阔人礼赞》:“如果你看,又会以为他是笤帚星,因为他拖着几丈长的越远越大的尾巴--他的跟班们。” |
谇帚德耡 |
谇帚德耡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於进取, 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耡”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
帚星 |
帚星 zhǒu xīng 帚星 彗星的别称。其尾曳光似帚,故名。《晋书·天文志中》:“若星,帚星,若彗,竹彗,墙星,榬星,白雚,皆太白之所生也。”《隋书·天文志中》:“若星生参宿中,帚星生觜角中。” |
帚姑 |
帚姑 zhǒu gū 帚姑 旧俗妇女于正月灯节用裙束破帚占卜,称为“帚姑”。《江南志书·嘉定县》:“俗谓正月百草俱灵,故於灯时备诸祠卜之戏,然多婢子为之;故於箕帚竹苇之类,皆能响卜。‘帚姑’以敝帚系裙以卜,至则能起卧以占事。” |
笤帚 |
笤帚 tiáo zhou 是人们日常用来扫除杂物的工具·绝大多数用高粱糜子作成。 相当于扫把。 |
洗帚 |
洗帚 方言。刷洗用具 词语解释 多用细竹条捆扎而成。 叶圣陶 《小铜匠》:“ 根元 的母亲正在劈竹做洗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