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饷的意思解释,练饷拼音读音
练饷 练饷是明末为筹措军饷而加派的赋银。又指为镇压农民起义练兵用的军饷。崇祯十二年 (公元1639年) 明政府为抵御后金入侵和镇压农民起义,准备抽练边兵(正规军) 和加练乡兵,饷银因此增加。当时除续征剿饷外,复征练饷。《明史·杨嗣昌传》: “初嗣昌增剿饷,期一年而止。后饷尽而贼未平,诏彻其半。至是督饷侍郎张伯鲸请全征,帝虑失信。嗣昌口: 无伤也,加赋出于土田,土田尽归有力家,百亩增银三四钱,稍抑兼并耳。大学士薛国观等皆赞之,于是剿饷外,复征练饷七百三十万。”然而练饷扰民太甚,《明史·左懋第传》: “臣有事河干一载,每进父老问疾苦,皆言练饷之害。”崇祯不得已旋罢之。
练饷的拼音读音
词语注音:ㄌㄧㄢˋ ㄒㄧㄤˇ
繁体字形:練餉
反义词:
,
练饷的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明末为练兵所需军饷而征收的一种苛税。崇祯十二年下令抽练边兵和加练民兵,于是加征田赋每亩练饷银一分,全国共征收七百三十万两。与辽饷﹑剿饷当时并称为"三饷"。见《明史.食货志二》。 2.清代练兵的军需费用。
网络解释
练饷
练饷是明末为筹措军饷而加派的赋银。又指为镇压农民起义练兵用的军饷。崇祯十二年 (公元1639年) 明政府为抵御后金入侵和镇压农民起义,准备抽练边兵(正规军) 和加练乡兵,饷银因此增加。当时除续征剿饷外,复征练饷。《明史·杨嗣昌传》: “初嗣昌增剿饷,期一年而止。后饷尽而贼未平,诏彻其半。至是督饷侍郎张伯鲸请全征,帝虑失信。嗣昌口: 无伤也,加赋出于土田,土田尽归有力家,百亩增银三四钱,稍抑兼并耳。大学士薛国观等皆赞之,于是剿饷外,复征练饷七百三十万。”然而练饷扰民太甚,《明史·左懋第传》: “臣有事河干一载,每进父老问疾苦,皆言练饷之害。”崇祯不得已旋罢之。
“练饷”的单字解释
- 拼音xiǎng
- 部首饣
- 总笔画9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9977,五笔:QNTK,仓颉:NVHBR,郑码:OXNJ,四角:27720
饷xiǎngㄒㄧㄤˇ 同“飨”。 旧时指军警的薪给(jǐ):关~。粮~。~...
- 拼音liàn
- 部首纟
- 总笔画8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7EC3,五笔:XANW,仓颉:VMKVC,郑码:ZHYO,四角:25194
练liànㄌㄧㄢˋ 白绢:素~。江平如~。 把生丝、麻或布帛煮熟,使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