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的意思解释,箕子拼音读音
箕子 (商末贵族,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朝鲜,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箕子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箕子的拼音读音
拼音读音:jī zǐ
词语注音:ㄐㄧ ㄗˇ
反义词:
,
箕子的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辞典解释
箕子jī zǐㄐㄧ ㄗˇ人名。商朝人,名胥余,生卒年不详。官至太师,纣王无道,屡谏不听,被囚,乃佯狂为奴。武王灭殷,箕子率五千人避往朝鲜为君。
也称为「箕伯」。
英语 Jizi, legendary sage from end of Shang dynasty (c. 1100 BC), said to have opposed the tyrant Zhòu 紂|纣 then ruled ancient Korea for Zhōu 周
德语 Jizi (Eig, Pers)
网络解释
箕子 (商末贵族,商纣王的叔父。)
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朝鲜,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箕子与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齐名,并称“殷末三仁”,在孔子《论语·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