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制誥的意思解释,知制誥拼音读音
知制诰 官名。唐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者起草诏令,余仅备顾问。宋除翰林学士,他官加知制诰者亦起草诏令,称为外制,翰林学士虽皆起草诏令而亦带知制诰衔,称为内制。
知制誥的拼音读音
拼音读音:zhī zhì gào
词语注音:ㄓ ㄓˋ ㄍㄠˋ
繁体字形:知制诰
反义词:
,
知制誥的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1.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宋代因之,为清要之职。明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清代废。辞典解释
知制诰zhī zhì gàoㄓ ㄓˋ ㄍㄠˋ职官名。唐宋两朝专掌内命,典司诏诰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