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讀學士的意思解释,侍讀學士拼音读音
侍读学士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以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年)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明成祖复旧制。顺治元年(1644年)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年)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升正四品。
侍讀學士的拼音读音
词语注音:ㄕˋ ㄉㄨˊ ㄒㄩㄝˊ ㄕˋ
繁体字形:侍读学士
反义词:
,
侍讀學士的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官名。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网络解释
侍读学士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集贤殿侍读学士,五品以上官充任。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沿置,其后或不带学士,或仅为侍读。元丰改制后以侍读、侍讲为侍从以上兼职,正七品。辽代置,所掌不详。金代翰林学士院置,员一人,从三品。元代翰林兼国史院,蒙古翰林院、集贤院各置二员,从二品。明代翰林院亦置。初,吴元年(1367年)定正四品。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制二员,从五品。建文中改为文学博士。明成祖复旧制。顺治元年(1644年)于翰林院设二人。十五年增至四人,俱汉员。康熙九年(1670年)定满、汉各三人。雍正三年(1725年)升从四品。乾隆五十年(1785年)定制满二人、汉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再升正四品。
“侍讀學士”的单字解释
- 拼音xué
- 部首子
- 总笔画16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5B78,五笔:WFQB|ERRB,仓颉:HBND,郑码:NBOY,四角:77407
...
- 拼音shì
- 部首士
- 总笔画3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58EB,五笔:FGHG,仓颉:JM,郑码:BAA,四角:40100
士shìㄕˋ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 旧时...
- 拼音shì
- 部首亻
- 总笔画8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4F8D,五笔:WFFY,仓颉:OGDI,郑码:NBDS,四角:24241
侍shìㄕˋ 伺候,在旁边陪着:服~。~立。~者(侍奉左右的人)。~...
- 拼音dú
- 部首言
- 总笔画22画
- 汉字编码统一码:8B80,五笔:YFLM,仓颉:YRGWC,郑码:SBLL,四角:04686
...